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方,组成,临床运用医案

商盟百科网 2023-03-20 04:46 33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方,组成,临床运用医案,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方,组成,临床运用医案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组成】桂枝5g 麻黄3g 杏仁4.5g 炙甘草3g 生姜3g 红枣4枚 白芍3g

【煎服方法】水浸30分,煎30分,取药600ml,分早、午、晚3次服。一次愈,停服,不愈再服之。

【主治】太阳病,微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较虚弱者。

【禁忌】1.发热、恶寒、脉象有力,病势较重者,忌之(病重药轻)。2.口渴,思饮思冷者,忌之。

【类方】1.麻黄汤:为辛温发汗重剂,较本证病势严重。2.桂枝二麻黄一汤:同为辛温发汗轻剂,不同者,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未经发汗以治。3.桂枝二越婢一汤:同可治风寒外袭之发热恶寒。不同者,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兼有内热。

【临床运用】1. 中风伤寒,弃置涉日,或发汗后邪气犹缠扰不去,发热恶寒,咳嗽或渴者,宜选用三方(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皇汉医学·类聚方广义》)2. 荨麻疹。病前汗出冒雨,伴有恶寒发热,舌淡苔白。(《经方验》)3. 产后感冒,热久不退。兼恶风汗出,脉弱而缓。(《重庆医药》1975;4:85)4.大便不通四五日。兼身热头痛,无汗恶风,脉浮缓。(《普济本事方》)

【浅议】

此辛温轻剂、小发汗方,适用于风寒客郁肌表之轻证。临床以感冒多日,微发热、恶寒,身痒,脉弱为宜。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为风寒侵袭日久,正气虚弱,不能驱邪外出,病情介于表实、表虚之间。其治不可不汗,亦不可过汗。单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为表实无汗所忌;纯以麻黄汤辛温发汗,又忌于正气虚弱。何以处之?取二方之三分之一,为至轻之剂,有调和营卫,发汗解表之功。柯韵伯云:“犹如水陆之师,各有节制,两军相为表里,异道夹攻”,于病程较久,病势较轻,脉象虚弱者,可使汗出邪退,且无过汗伤正、顾此失彼之虑。临床表现,多呈微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面有热色,身痒,鼻塞,咳嗽,口不干,不苦,不思冷,舌苔薄白,脉象浮弱。(商盟百科网chnore.com)

面有热色,即面色浅红而有热感也;“面色缘缘正赤”为满面通红,呈深红色也。皆为阳气拂郁,不得发越于外之象。二者程度不同,前者须以汗解,后者当据证,或汗之,或清之、下之。

桂枝二麻黄一汤,亦系小发汗方。宜用于发汗后表未解,风寒仍在肌表,外邪较轻,正气较弱者。读条文可知,服桂枝汤应微汗出,以“微似有汗者益佳”。所叙大汗,系未遵桂枝汤服法所致。大汗后气血虚弱,极易复感、玄府复闭;或汗后大邪得解而留有余邪。此二者仍需发汗以治,然切忌重剂发散,否则邪不能解,反有伤津亡阳之弊,故方药必须从轻。从药量观之,方中桂枝汤量多、麻黄汤量少(桂枝汤之十二分之五,麻黄汤之九分之二),可知外邪较桂麻各半汤证轻浅。二方药物相同而量有差异,区别点即外邪之轻重、及发汗与否。如外邪较重,未经发汗治疗,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若邪既轻浅,且用过汗法,桂枝麻黄各半汤显然病轻药重,牛刀杀鸡,桂枝二麻黄一汤扶正为主,祛邪为辅,较为相宜。可见二方之治极为相似,简捷分辨,感冒日久未经发汗者,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已经发汗,正虚邪浅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医案】

1. 风疹范某,女,48岁,豆罗乡人。面额起丘疹月余,抗变态反应之息斯敏、异丙嗪、赛庚啶,仅可止痒一时。一医令服龙胆泻肝丸,亦不见轻。一医处方强的松,闻激素副作用多,未予服用,2006年5月24日来诊。

丘疹如针尖,如小米,密密麻麻,满布面额,色红如朱,赪颜彻颈,俨然女关羽也。舌淡红,苔薄白。询知反复感冒已逾半年,身不热,无汗出,仅鼻塞、喷嚏、微恶风寒而已。丘疹甚痒,面灼热,遇凉面益红。胃纳尚可,口干不思饮。大便溏,日一行。心下畏冷,稍冷即泄泻。小便清利,手心热,足心冷。月经周期准,量多色淡,已毕20日。切得脉象沉细缓,诊得腹软,心下微拒压。

观恶风寒、无汗、鼻塞、面有热色、缘缘正赤、遇冷尤甚诸症,知风寒羁郁肌腠也。脉不浮,非邪不在表,乃久病正虚也。稍冷即泻,里虚寒也,手热足冷,上下不和也。邪在肌表,阳气拂郁,其治唯有一法,即表之散之。邪去则表里协调,上下和谐耳,苦寒清利,显属谬也。拟:

桂枝6g 白芍3g 炙甘草3g 麻黄4.5g 杏仁6g 生姜3g 红枣4枚 一剂,温服覆被。

二诊:药后微汗出,痒大减,面仍红,大部丘疹脱皮。经来二日,量较前为少。仍恶风,喷嚏多,大便仍溏,脉舌同前。邪虽去大半,然恶风、身痒为余孽未尽,以其时汗出,不宜更用麻黄,拟桂枝汤小剂治之。

桂枝6g 白芍6g 炙甘草4.5g 生姜3g 红枣6枚 二剂(商盟百科网chnore.com)

三诊:痒止,面转淡红,脱皮丘疹已隐,皮肤粗糙不平,恶风、自汗止、喷嚏不再,大便成形,心下冷感亦轻。可见桂枝汤不仅可祛外邪,用其温里,同样能建奇功,继续进之,则云路不远矣。

守方三剂。

2.发热

张某,男,35岁,木材公司木工。感冒半月余,每上午十时许,恶寒发热,寒多热少,骨节酸楚,至子夜汗出热退。次日依然,周而复始。服解热止痛片得汗出,汗后仅舒快一时,继而又热。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微有恶心,大便日行一次,舌淡红少苔,脉象沉缓。

患者素体健少病,病后上班依然。虽纳呆恶心,以其脉不弦、口不苦、知邪未入少阳;从清便自调观之,更未进入阳明。可见正气尚足,邪仍羁留于太阳。以其势不盛,不宜峻剂发散。拟桂麻各半汤小发其汗:

麻黄7.5g 白芍6g 甘草4.5g 杏仁6g 桂枝6g 生姜3片 大枣5枚 一剂

二诊:药后全身汗出津津,恶寒发热止。胃纳增加,惟劳动时汗出,此病后气阴虚损也,改用生脉散加味治之。

3.风疹 

郝某,女,45岁,明望村人。素喜汗出,一次汗出当风,致疹发遍身,状如麻豆,其色淡红,身痒不能坐卧,搔之出血痒方得减,夜间尤甚。虽非大病,然连续七晚不得安卧,甚为苦恼。望其舌,边尖红,苔薄白。诊其脉,弦滑略数。触其腹,腹软无压痛。(商盟百科网chnore.com)

观其脉症,此气虚血热,风邪为患也。邪入血分,故夜间痒甚,治当益气活血,祛风凉血。拟当归饮子加味:

当归15g 川芎10g 赤芍10g 生地10g 黄芪15g 何首乌15g 荆芥10g 防风10g 白蒺藜15g 蝉衣10g 三剂

二诊:疹不退,痒如故,全身憋胀。细诊之,弦滑中微有浮象,知病邪趋表,呈外出之势,治宜解表散邪。然并非风寒外束之表实证,且病程已久,病邪亦微,麻黄汤、大青龙汤显然不宜,当小发其汗,拟桂枝麻黄各半汤:

麻黄6g 桂枝4.5g 白芍4.5g 杏仁6g 炙草3g 生姜3片 红枣5枚 一剂

当晚,微汗出,疹随失。

4.瘾疹

杨某,女,26岁,蔚野村人。据其母言,一岁麻疹后,疙瘩时起时伏,迄今已25年。着凉、触冷或遇风吹拂,便疙瘩满身,成块汇片,肤痒难忍,越搔越痒,乃至坐卧不宁。除此之外,别无不适,舌脉一如常人。

麻疹后体弱阴亏,邪风乘虚而入,稽伏血分,致瘾疹时隐时现,终不消失。宗治血灭风之理,予以活血祛风。拟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

麻黄6g 桂枝6g 赤芍10g 杏仁6g 甘草4.5g 当归10g 川芎6g 生地10g 生姜3片 红枣5枚 二剂(商盟百科网chnore.com)

二诊:药后微汗出,25年之苦消于旦夕。近疲乏无力,动则汗出,此气虚也,原方减麻黄加黄芪15g,续服三剂。

后因牙痛来诊,知夙疾再未发生。

本文来源:《经方躬行录》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方,组成,临床运用医案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