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煤炭去产能什么意思(煤炭先进产能标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煤炭去产能什么意思(煤炭先进产能标准)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中国煤炭工业自发展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扩张。而政府熟悉的加投资、加项目、扩产能的发展模式,却往往是“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加法”可谓和谐美满。“减法”就是有几分欢喜,几分忧虑。产能不到位,行业基本面难以恢复;如果产能不科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面临问题。因此,既要坚定不移地从供给侧移除产能,又要避免“走得太远”或“伤及无辜”。科学去产能需要多角度理解产能问题。
注意!去容不等于去容,去容不等于去容!
是产能的前提。
产能大,一般产量也大,反之亦然。但是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如果把产能和产量看成是一样的,很容易带来一些问题。
去产能并不意味着去产能。
根据煤炭能否实际生产,可以划分有效产能和无效产能,根据建设和生产阶段,可以划分为在建产能和生产产能,即产能结构复杂。因此,简单的去产能可能不会导致产出下降,从而改变供需错配。
比如截至去年底,山西总产能约14.4亿吨,去年实际产量约10亿吨,即4.4亿吨产能没有释放出应有的产能,包括在建产能和停产等无效产能。
因此,山西提出未来五年通过“五批”解决4-5亿吨过剩产能,并不意味着产量可以从10亿吨减少到5亿吨或6亿吨。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省份乃至全国也是如此。(商盟百科网chnore.com)
去产出并不意味着去产能。
一方面是从概念上理解。实际上,生产能力是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衡量的。产量通常是用一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衡量的。可以看出,产能和产量的关系是单位时间和总生产时间。目前国家提出,从2016年起,煤矿生产能力按每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重新确定,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周日不安排生产。但对于煤矿来说,实际煤炭产量基本上是按照工作日单位时间来计量的,即在核实产能时,基本单位是天,因此煤矿有采煤工作面日均推进量和掘进工作面日均推进量的概念。从330天调整到276天,并不是煤矿设备、组织、人员无法生产煤炭,而是调整总生产时间,限制煤炭开采量。产能在那里,只是不允许生产煤炭。
另一方面,从实际去产能来看。如果276天工作日制度去产能,根据国家发改委57亿吨的产能规模数据,“产能”从330天到276天相应减少16%,“产能”相应减少9.12亿吨,基本实现了“从2016年开始,三至五年内,产能退出约5亿吨,削减重组约5亿吨。”
但如果考虑到这一点,显然不是消除落后、退出过剩产能的过程,而是“一刀切”。同样,纵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去产能目标,基本都是以消除落后、退出过剩为思路,其去产能目标并不是按照276天降低16%的能力提出的。按照276天重新核实产能,看似“去产能”,实际上是限产。
你想过吗?大部分停产是资源枯竭矿山、政策性破产遗留矿山和重组关闭矿山。
首先,从煤矿的去产能和数量结构来看。据笔者统计,我国年产30万吨(含)以下小煤矿近7000座,占全国煤矿总数的70.5%,但产能约7.5亿吨,仅占13.6%。因此,“十三五”期间提出的约4900个关闭目标,如果只是小煤矿(年产量30万吨以下),无法满足国务院5亿吨左右的产能退出、减产、重组约5亿吨的需要(只有9万吨及以下的煤矿数量超过4500个)。
所以关闭的煤矿数量主要是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但也包括1978年以前建成的现在资源枯竭的煤矿,上一轮政策破产遗留的煤矿,重组后关闭的煤矿,后者是产能削减的大头。也就是说,去产能后关停的煤矿数量以小煤矿为主,退出产能仍以中型及以上煤矿为主。(商盟百科网chnore.com)
其次,从去产能和规模结构来看。国发〔2016〕7号文件提出,山西、蒙古、陕西、宁夏4个地区产能低于60万吨/年,河北、辽宁、吉尔吉斯斯坦、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甘肃、青海、新疆11个地区产能低于30万吨/年,其他地区产能低于9万吨/年的煤矿,应给予政策支持。根据这一要求,笔者对我国产煤省份的生产能力进行了统计。
可以看出,虽然中西部地区陕西、山西、内蒙古等产煤大省(区)涉及的落后产能绝对值较大,但落后产能占该省(区)总产能的比重较低。从结构调整和后向退出来看,重点是小煤矿集中的省份,如江西、湖南、重庆、湖北、福建,尤其是湖北、江西、福建。
明白了。容量利用率是一个“幽灵”
垄断带来短缺,市场竞争和地方冲动性行政干预会带来“过剩”。在国外,对产能过剩的关注较少,更多的是关注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是事实判断,产能过剩是价值判断。如果产能超过需求,不一定就是过剩。留有适当的富裕程度空是合理的,特别是对于投入产出周期长的行业。否则,短缺的影响会更大。
一般来说,在85%的产能利用率下,可以有效恢复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据统计,1972-2013年,美国煤炭行业年均产能利用率为87.33%(引自《中国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但目前中国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80%。但并不是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能利用率都很低,即存在结构性差异。
作者根据各省区截至去年底的产能和产量数据,统计了我国主要产煤省区的产能利用率(15个省区的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94%以上)。(商盟百科网chnore.com)
从产能利用率来看,山西、新疆、贵州、河南、宁夏、黑龙江、河北、云南产能利用率较低,即存在大量“呆滞”或在建产能,且产能丰富空,实际产量远低于其产能,应该是产能削减的重点省份。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省份的去产能对其产出影响不大。如果移除的产能主要是呆滞产能(未实际生产的产能),情况尤其如此。相应地,山东、陕西、安徽、内蒙古的相对产能利用率在15个省市地区中较高,即“呆滞”或在建产能较少,去产能对产出的影响将更加显著。
此外,还应综合考虑资源开采特征对去产能的影响。
资源开采不同于机械制造或加工业,其生产力相对可持续。资源不是无限的,资源丰富的煤矿使用寿命长;否则,使用寿命短,但任何煤矿总有资源枯竭的一天。同时,资源开采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伴随着煤炭开采时间和深度的增加,相应的开采技术条件变差,导致连接紧密和安全威胁,制约现有产能,甚至降低现有产能。如果投资驱动的产能扩张情况是静态的或者只考虑,可能会高估产能缩减所需的强度。从我国东、中、西部煤矿的情况来看,其使用寿命依次变长,产能的可持续性也是如此。随着东部矿区资源枯竭,产能下降速度将快于中西部地区。
综上所述,煤炭去产能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煤炭消费预测、产业结构调整、产能利用率、资源特性等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透彻的分析,我们的“去能力”才能科学合理。
煤炭去产能什么意思(煤炭先进产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