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人生读后感(百岁人生读后感的最新相关信息)

商盟百科网 2023-06-27 15:10 80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百岁人生读后感,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百岁人生读后感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百岁人生》简介  作者Andrew Scott和Lynda Gratton均是伦敦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他们在书中提出一个精彩的问题:如果你能活一百岁,请问该如何去规划和看待你的人生?  这个问题,在目前个人寿命不断增长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那么百岁人生,是福吗?本书作者从个人寿命不断增长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人生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全新视角,并提出了建议。  天降长寿  在过去的200年中,人类的预期寿命都在稳定增长。从目前可获得的最佳数据表明,自1840年以来,预期寿命每10年增长2~3年。100年前,人们活到100岁的概率很小,而现在,8岁的小孩子活到100岁的概率很大。那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人呢?这对于你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你越年轻,就越有可能活得更长。  长寿是天赐的礼物,它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而我们又将采取哪些措施去更好的接受这份馈赠?  影响   人生格局的变化  目前人们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教育期,其次是就业期,再次是退休期。试想一下,如果预期寿命延长(假如活到100岁),退休年龄不变(假如为60岁),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将无力负担丰厚的养老金,解决的方案,要么延长退休年限,要么消减养老金。  选择消减养老金,便会降低生活品质;选择延长退休期,无疑是拉长了我们的工作时间,那我们旧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能否支撑我们一直工作到退休。去年华为裁员、高速收费站36岁女员工被裁大哭,这意味着熬工龄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因此,随着寿命的延长,人生格局将会发生变化,三段式人生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多段式人生即将登场。每段人生都有不同的主题,并且各段之间是穿插进行的,不会再有明确的边界。  比如,十几岁的时候你在上学,三十岁的时候你可能又重新回到校园;二十岁的时候忙得没空谈恋爱,四十岁的时候抽空谈了个对象;五十岁的时候,你辞去高管职位,花了2年的时间去旅游,放空自己,回来之后又找了个新行当,重新开始创业;六十岁的时候你创业成功,决定再回学校读一个新学位。  在多段式人生中,每一段人生都是崭新的开始,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也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渐渐地让我摆脱了三段式人生这种主导思想,看见了未来的无限可能。为了获得更加精彩的人生,结合书中的建议以及自我的感悟,我总结了以下措施来拥抱这份天赐的礼物。  措施  学习力  根据标准普尔数据表明,目前一个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0年左右,未来很难有“铁饭碗”一职。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利用闲暇时间来学习新技能、新知识,创造自己再就业的机会。并且在技能的选择上要规避一些简单繁琐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技能。因此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是未来每个人的标配技能。  延长退休年龄  假如活到100岁,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龄60岁来算,将会有40年的退休生活。这么长的时间可能会造成个人晚年财力的不足和精神的空虚。我觉得将来大概率会面临不断延迟退休年龄的局面。况且目前已经开始实行延迟退休的政策,未来也就更不用说了。  增加被动收入  主动收入是暂时性收入,一旦停止工作,那收入将变为零。而生病、年老等都可能让人无法工作。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房产、股票、基金、年金保险等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来增加自己的被动收入。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投资的比例也应相应减小。  风险转移  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重大疾病、意外残疾、身故等风险发生都会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如果在此之前,能够将收入的一小部分通过保险将该类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一旦风险发生也不至于出现“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困境,在这里买对保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形资产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金钱确实很重要,但除此之外,美好人生还需要获得家人的支持、结交优秀的朋友、掌握过硬的技能和知识、培养一些有益的爱好以及健康的身心,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它们无疑与财务资产一样重要。  以上便是我对本书的一些感悟。

(商盟百科网chnore.com)

百岁人生读后感(百岁人生读后感的最新相关信息)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